为什么黄金越戴越黑?这背后并非全是“邪门歪道”

香港恒生指数 (7) 12小时前

为什么黄金越戴越黑?这背后并非全是“邪门歪道”_https://www.qmgjg.com_香港恒生指数_第1张

“这金戒指怎么戴着戴着就变黑了?”——不少刚开始接触黄金饰品的朋友,或者戴了多年突然发现旧金饰颜色不对劲的人,都会有这样的疑问。网上说法五花八门,有说是“身体不好,黄金在吸收毒素”,有说是“化学反应,氧化了”,还有更玄乎的,说什么“邪气”。实话讲,干我们这行,听过的怪谈多了,但有时候,事情没那么复杂,也确实没那么简单。

这“越戴越黑”的现象,说实话,确实会发生,但很多人对原因的理解,多少有点偏差,甚至被一些不靠谱的说法误导了。我从业这么多年,手上经手的金饰从几克的小耳钉到几十上百克的大金链子,也遇到过不少顾客拿来询问这个问题。今天就跟大家掰扯掰扯,从我们实际操作和专业角度出发,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
黄金“变黑”的真相:不止是氧化

很多人一听“变黑”,第一反应就是“氧化”,跟铁生锈似的。的确,氧化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,但黄金这玩意儿,本身化学性质非常稳定,纯金(24K)几乎不氧化。我们平时戴的金饰,很少是纯金,大部分都是18K、14K,甚至更低K的金。这些合金金,为了达到更好的硬度、韧性或者呈现特定的颜色(比如玫瑰金),会加入其他金属,比如铜、银、锌、镍等等。

正是这些合金成分,成了“变黑”的“罪魁祸首”。特别是其中加入的铜,在接触空气中的水分、汗液,甚至是空气中的一些微量硫化物时,最容易发生化学反应,生成黑色的硫化铜。所以,你看有些金饰,尤其是指环内侧,或者经常摩擦、接触皮肤的部分,更容易出现变色。这就像你把一个铜戒指放在潮湿的环境里,它肯定会变绿变黑一个道理,只是黄金包覆在外面,不像纯铜那样直接暴露。

另外,银也是常见的合金元素。银遇硫化物也容易变黑,形成黑色的硫化银。所以,如果你戴的金饰里铜和银的比例比较高,那么它“变黑”的几率也就相对大一些。

汗液、化妆品:我们身体的“助攻”

大家可能没注意到,我们身上,尤其是手上,汗液是无时无刻不在分泌的。汗液里不光有水分,还含有氯化物、尿素、乳酸等多种化学物质。这些东西,特别是汗液中的氯化物和硫化物,会跟金饰中的合金成分发生反应。特别是夏天,出汗多的时候,这种反应会更明显。我见过一些朋友,平时就比较容易出汗,或者生活环境比较潮湿,他们的金饰确实更容易出现变色。

还有一些生活中的“小细节”,也很容易被忽视。比如,你刚洗完手,手上还有洗手液的残留;或者你刚涂完护手霜、香水、化妆品,然后就去戴金戒指、金项链。这些产品里很多都含有化学成分,比如硫化物、油性物质,它们会附着在金饰表面,与合金发生反应,导致变色。有些朋友可能习惯戴着金饰做家务,接触清洁剂,那效果就更明显了。别小看这些日常的接触,长期下来,效果是很惊人的。

我记得有一次,一位客户拿来一条看起来有点黯淡的K金项链,说是戴了没多久就变黑了。我们检查发现,项链的搭扣和吊坠连接处颜色变化最明显。后来仔细问了她的生活习惯,她才说自己经常用一些带有漂白成分的清洁剂做家务,而且平时也不太注意摘下饰品。这事儿也让我更确信,日常的接触和我们身体分泌物,才是导致金饰变色的重要“助攻”。

“磨损”与“抛光”:物理层面的变化

除了化学反应,物理层面的原因也不能忽略。长时间的佩戴,金饰之间,或者金饰与衣物、皮肤之间,总会有摩擦。这种摩擦,尤其是粗糙衣物、毛巾等,会造成金饰表面的微小磨损。最初,金饰表面都有一定的抛光,看起来光亮闪耀。当这种抛光层被磨损得差不多了,尤其是合金层的暴露增多,或者表面变得粗糙,光线折射的角度改变,就容易显得“暗淡”或者“发黑”。

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老金饰,表面布满了细小的划痕,看起来就比新金饰“沉稳”很多。这其实也是佩戴过程中的一种“痕迹”。有时候,一些人会觉得“越戴越黑”,实际上可能也是因为表面的光泽度下降,加上一些微小的氧化层,综合起来给人的感觉是“黑”了。

还有就是,有时候我们自己尝试用一些方法去清洁金饰,比如用牙膏或者一些含有研磨剂的清洁布,反而会加剧表面的磨损,让它更容易“吃色”,显得不那么光亮。这点挺要命的,很多人以为用力擦就能擦亮,结果适得其反。

“体质说”的合理部分与误区

刚才说到“身体不好,黄金在吸收毒素”,听起来很玄乎。但从一个更科学的角度来看,这话说对了一部分,又说错了很大一部分。人的身体状况,比如新陈代谢,确实会影响汗液的成分和分泌量。有些人因为身体原因,汗液中某些酸性物质或者含硫化合物的浓度会比常人高一些。这就像同样是洗澡,有些人身上就是比别人更容易留下皂垢一样。所以,从这个意义上讲,身体的“体质”确实会影响金饰变色的速度和程度。

但它绝不是说黄金在“吸收毒素”。黄金本身并不会吸收什么“毒素”,它只是作为一个媒介,与我们身体分泌物中的某些化学成分,以及外部接触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。那些所谓的“毒素”说,往往是为了迎合大众对健康的一种焦虑,或者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解释,但科学上站不住脚。

我跟很多老一辈的珠宝匠聊过,他们常说,有些人戴金饰就是比别人容易“显脏”或者“变色”,这经验之谈,其实也暗含了对个体生理差异的观察。但我们不能把这些现象简单归结为“身体里有多少毒”。

如何应对“越戴越黑”?

既然了解了原因,应对起来就比较有针对性了。首先,最根本的还是注意日常的保养。尽量避免金饰长时间接触汗液、化妆品、香水、清洁剂等。洗澡、做家务、游泳时,最好能摘下金饰。如果出汗比较多,可以用软布及时擦拭一下。

其次,定期的清洁也很重要。对于轻微的变色,可以用温和的肥皂水或者专门的金饰清洁液,配合软毛刷轻轻刷洗,然后用清水冲净,最后用软布擦干。千万不要用硬物或含有研磨剂的清洁剂去用力擦拭,这会损伤表面的光泽。我们店里也有提供专业的超声波清洗服务,对于一些复杂的污渍和轻微的氧化,效果会比较好。

再者,如果你的金饰是K金材质,颜色一旦出现明显变化,并且自己清洁无法改善,那就需要送到专业的金店进行抛光或翻新。专业的抛光可以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细微划痕,恢复金饰原有的光泽。这就像给汽车打蜡一样,虽然不是改变本质,但能让它看起来焕然一新。

总而言之,黄金“越戴越黑”现象,主要还是由于合金成分与外界物质发生化学反应,以及佩戴过程中的物理磨损造成的。这并非什么“邪门歪道”,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各种物质,以及身体本身的一些生理反应所致。理解了这一点,咱们在保养和清洁金饰时,也就有了更清晰的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