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股票多久能成交?” 估计不少刚入行的朋友,或者偶尔看看盘的朋友,都有过这个疑问。好像盯着屏幕,点下买入或卖出按钮,股票就应该立刻跟着你的心意走,对吧?但实际操作起来,尤其是当你急着想把手里的票脱手,或者某个心仪的股票触及你的目标价时,那等待的时间,有时候会比你想象的要长一些。这背后涉及的门道,可不只是一个简单的“时间”就能概括的。
很多人觉得,股票买卖就是你出个价,我出个价,对上了就成交。这说法没错,但“对上了”这几个字,学问就大了。在A股市场,我们用的最普遍的撮合机制是“价格优先、时间优先”。也就是说,同样的价格下,谁挂单挂得早,谁就先成交。听起来很公平,也很有效率。理论上,如果你的委托价格能够触及到市场上的最优买卖价,那瞬间就能撮合成交。比如,某只股票现在有人卖10.05元,你挂10.05元买入,而且你的单子前面没有其他人,那理论上就是秒成交。
但现实往往是,当你想买的时候,挂单的价格可能比现有的卖一价要高一点,或者比卖一价低一点。如果你挂的是比卖一价高,比如现在卖一价是10.05元,你挂10.06元买入,那你的委托就会排在后面,等待别人愿意以10.06元卖给你。反过来,如果你挂的是比买一价低,比如现在买一价是10.00元,你挂9.99元卖出,那你的委托也会排在后面,等待别人愿意以9.99元买入。所以,所谓的“秒成交”,前提是你挂的价格正好匹配了市场上随时可能出现的对手方委托。
更实际的情况是,当市场交易非常活跃,买卖盘挂单很多的时候,你的委托可能很快就能匹配到。可一旦市场进入低迷期,或者你买卖的这只股票本身交易量就不大,那么即使你的价格“合理”,也可能要等上一段时间,才能等到那个和你“眼对眼”的人。
我们交易时会遇到两个阶段: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。集合竞价,主要是每个交易日开盘前和收盘前的那一段时间。开盘集合竞价(9:15-9:25),是用来确定开盘价的。这段时间你挂的单子,系统会累积起来,到9:25统一按照“zuida成交量”的原则撮合。有时候,你会发现你挂了很高的买价,但开盘价却不高,甚至比你挂的价还低。这就是集合竞价的“魅力”所在,它是一种集中处理,不是你提交指令的顺序决定开盘价,而是所有委托的综合博弈。所以,在集合竞价阶段,你的委托不一定马上就能看到“成交”状态,它是在9:25那一刻才见分晓。
收盘集合竞价(14:57-15:00),情况类似,用来确定当日的收盘价。很多时候,临近收盘,大家会习惯性地挂单,希望能在最后一刻成交,或者以一个自己满意的价格成交。这个时候,如果你的委托价格和市场上的卖出价/买入价差距不大,且有足够的买盘/卖盘支撑,那么也是可能瞬间成交的。但要是委托的价格和市场价相差太远,或者根本就没有其他委托来匹配,那你的单子就可能“挂”在那里,直到收盘,如果还没成交,就自动撤销了。
而大部分交易时间,也就是9:30到11:30,下午13:00到15:00,是连续竞价阶段。这期间,是即时撮合。只要你的价格合适,系统就会不停地尝试匹配。所以,在连续竞价阶段,成交的速度理论上是很快的,但同样,也受市场深度和交易活跃度的影响。
你以为挂了单就万事大吉?有时候,你会发现自己挂的单子,看着价格挺好,但就是不成交。这时候,心里难免会犯嘀咕:是我价格挂错了?还是市场出了什么状况?这时候,很多人会忍不住去“撤单”或者“改单”。一旦你执行了这个操作,你的原委托就失效了。如果你是想继续买入或卖出,就需要重新挂单。而重新挂单,就意味着你的“时间优先”的优势重新计算,排在了队伍的后面。这过程中,可能就错过了最佳成交时机。我曾经就遇到过,想着稍微等一等,看看价格会不会再往有利的方向走一点,结果一犹豫,价格就变了,等我重新挂单时,已经排在了更后面的位置,最后眼睁睁看着它成交了,但成交价已经不是我最初想要的那个价了。
而且,在某些市场监管严格的日子,或者系统维护的时候,可能会出现短时间的交易异常。虽然不常见,但理论上讲,这些也都可能影响到委托的即时撮合。所以,别把“成交”想得太绝对。
谈到成交速度,就离不开“流动性”这个词。一只股票的流动性好不好,直接决定了你委托能不能快速以合理价格成交。什么是流动性好?简单来说,就是这只股票买的人很多,卖的人也很多,而且他们的出价范围很窄。想象一下,就像一个热闹的菜市场,你要买什么菜,总有人愿意卖,而且价格也差不太多。这样一来,你的买卖委托很容易就能找到匹配。相反,如果一只股票很少有人问津,买卖盘挂单都很稀疏,那你的委托就可能要“守株待兔”很久。
小盘股、冷门股,或者业绩差、消息面不好的股票,往往流动性就比较差。在这种情况下,就算你挂一个比较激进的价格,也可能要等一会儿。我见过一些市值很小的公司,每天的成交量就那么几万股,你想买个几十万股,那得花多长时间才能全接上?反过来,像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盘股、蓝筹股,交易非常活跃,通常你挂的价格只要不是太离谱,都能很快成交。
所以,回到最开始的问题,“股票多久能成交”,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用的是什么委托方式,以及你挂的价格。如果你选择“市价委托”,就是告诉交易系统,“我不管什么价,只要能成交就行”。这种方式成交速度最快,通常几乎是秒成交,但缺点是,成交的价格你无法预知,可能会高于你的心理预期。比如,你用市价委托买入,市场上的卖一价是10.05元,但卖二、卖三的价格可能分别是10.06元、10.07元。系统为了尽快完成你的委托,可能会按顺序把这些卖盘都吃掉,最后你的成交均价就会比10.05元高。
而“限价委托”,就是我前面提到的,你指定一个价格。比如,你挂10.05元买入。这样你就锁定了你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,但成交的速度就看有没有人愿意以10.05元或者更低的价格卖给你了。如果你想快点成交,又不想价格太离谱,可以稍微把价格往市场上最优价那里靠一靠。比如,现在卖一价是10.05元,你就可以挂10.05元买入,或者10.06元买入。